主打现挤现卖、号称纯天然、无添加的“生鲜奶”遭遇当头一棒。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组织专家论证后“泼冷水”,称其未必营养高,建议不要直接喝。
广州日报记者了解得知,目前不少商家仍在大力兜售“生鲜奶”产品,但销售业绩平平。部分消费者则通常分不清“生鲜奶”和“纯奶”的区别。乳业专家就此解释,“生鲜奶”完全不同于广州市面热销的几大本土品牌“纯奶”,后者符合国标则安全无虞,消费者可放心食用。
食药监总局:
“生鲜奶”较易受污染
“生鲜奶”消费问题突然备受重视,记者了解得知,日前食药监总局特地组织有关专家在《食品安全风险解析》中解读了“生鲜奶”。何谓“生鲜奶”?其通常也叫生鲜乳,是未经杀菌、均质等工艺处理的原奶的俗称。
为何“生鲜奶”更加黏稠、看上去颇为吸引人?“这是由于未经过均质工艺处理,‘生鲜奶’的乳脂肪球较大,煮沸后会发生聚集上浮,从而带来‘黏稠’、‘风味浓郁’的感官印象。但研究表明‘生鲜奶’与经过巴氏杀菌的‘纯奶’其实在营养及人体健康功能方面并没有显著性差异。”食药监总局解释。
据了解,“生鲜奶”较为容易引起微生物污染,而其主要来源则是环境中的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假单胞菌、真菌等,以及源于动物体的布鲁氏杆菌、结核杆菌等人畜共患致病菌等。如果“生鲜奶”杀菌不充分,很容易造成人畜共患病的传播。
食药监总局该解读认为,“生鲜奶”没经过消毒处理,而且奶牛是否健康、有没有检疫、运输过程中有没有被污染等信息尚难以做到完全追溯,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。尤其是儿童、老人、孕妇和免疫力低下人群,食用“生鲜奶”后被病原菌感染的风险更大。国内外都有因食用“生鲜奶”而引发食物中毒的先例,建议消费者不要直接饮用“生鲜奶”。
市场调查:
生鲜奶价格普遍高于市面常温奶
“亲们不要再喝常温奶了,没营养、有的全是添加剂。常温奶经过高温杀菌的同时也杀死了该有的营养成分,其实常温奶只是比白开水多了些味道而已。纯正现挤鲜奶味道更加香浓更加营养。”在淘宝某钻级卖家店里,映入眼帘的就是如此一段抬高生鲜奶贬低常温奶的“兜售声”,该产品售价不菲,价格为58元/2升装,月销售额在数十壶左右。
该卖家还承诺:“机械采挤后即入专用冰箱冷藏,全程没有任何空隙可以让细菌污染。”其强调,现挤生鲜奶的奶味相对于巴氏奶会更香更浓、口感更佳,煮开后满屋子都飘着奶香味。这样的商家并不少,有的甚至号称“早晚一杯,小孩喝了长身体,大人喝了防骨质疏松”。
记者了解发现,“自家”、“自喂”、“现挤现卖”、“无添加”、“营养更高”几大关键词往往是此类生鲜奶商家的共同卖点,价格则普遍高于市面常温奶,不少买家的反馈包括“口味一般”、“比巴氏奶多了膻味”等。总体而言,大部分都为零星散卖,月成交量破百的店铺都很少见。
据悉,为保障“生鲜奶”质量安全,我国及美国、欧盟等国家都制定了生鲜乳中微生物的限量标准。
专家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现制现售生鲜乳饮品的监管,防止不合格“生鲜奶”销售;乳品加工企业应在“生鲜奶”收购过程中,加强质量检查力度;消费者则应提高认识,尽量不直接饮用未经杀菌的“生鲜奶”。
业界观点:
市售巴氏奶符合国家安全标准
不少消费者或由此引发对市面热销本土常温鲜奶、巴氏奶的担忧,质疑其会不会也因“生鲜度”高而导致问题多多。
对此,乳业专家特别强调称,目前市场上有少量“生鲜奶”以散装形式出售,消费者购买后一般煮沸饮用。而市售的盒装、袋装等预包装的纯奶,则是将“生鲜奶”经过冷却、原料奶检验、除杂、标准化、均质、杀菌(巴氏杀菌或超高温灭菌)等工艺制成的,是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的产品。
此外,记者还了解得知,乳制品生产过程中如果要使用“生鲜奶”,也有着严格的法规和标准要求。据悉,乳品企业在收购“生鲜奶”时均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合格性检验,不合格的原奶是不允许进入生产环节的。
生鲜奶特点
●是未经杀菌、均质等工艺处理的原奶的俗称。
●较容易引起微生物污染,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。
●市售价格高于常温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