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粉企业兼并重组将加速

2017年1月18日

  日前,农业部、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《全国奶业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(下称规划),奠定了今后5年我国奶业发展的总体方向。面对国产乳制品消费增速放缓,乳制品新增消费80%被进口产品占据的现状,规划提出了“国内为重,进口为补充”的思路,重申“到2020年,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前10国产品牌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要达到80%。”

  国产乳制品消费增速放缓

  规划指出,经过多年的发展,中国奶业生产能力已经迈上新台阶。2015年,我国生鲜乳和乳制品产量分别达到3870.3万吨和2782.5万吨,总体规模仅次于印度和美国,位居世界第三。

  与此同时,我国的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。2015年,生鲜乳中的乳蛋白、乳脂肪抽检平均值均高于生乳国家标准,规模牧场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;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100%,乳制品抽检合格率99.5%,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97.2%;奶业20强(D20)企业产量和销售额占全国50%以上,两家企业进入世界乳业20强。

  但值得注意的是,规划指出中国奶业仍面临竞争力不强、进口影响加剧和消费信心不足等挑战。由于我国乳制品关税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/5,进口乳制品完税价格大幅低于国内生产成本,导致乳制品进口量激增,从2008年的38.7万吨增至2015年的178.7万吨,我国乳制品新增消费的80%为进口产品所占。特别是婴幼儿配方奶粉,2015年进口量为17.6万吨,是2008年的4.8倍。受此影响,国产乳制品消费增速放缓。“十二五”期间乳制品产量年均增长5.2%,较“十一五”下降5.3个百分点。

  “目前的情况是,最近几年进口的趋势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加剧。”乳业高级分析师宋亮表示,最根本原因是消费者可以更便利、便宜地买到进口乳品。而一些国内乳企战略性走出去,进行国际布局再组织产品进口回国内。另外,近两年国内市场出现产品盲目走高的畸形发展,从而使消费者在信心不足的前提下更加愿意选择进口商品。

  在此背景下,在处理国内生产和进口之间,规划提出了“国内为重,进口为补充”的思路,提出“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”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”。业内人士表示,这一提法是首次出现在5年规划这样的文件中。而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”的说法,此前也多是以行业的呼吁为主,如今正式写入产业规划中。

  乳业集中度将不断加强

  面对国产乳制品消费增速放缓,乳制品新增消费80%被进口产品占据的现状,规划重申“到2020年,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前10国产品牌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要达到80%。”

  数据显示,2015年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(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)638家,比2008年减少177家,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104家,比2011年减少41家。奶业20强(D20)企业产量和销售额占全国50%以上,2家企业进入世界乳业20强。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328.5亿元,利润总额为241.7亿元。

  规划提出,到2020年中国奶类产量要从2015年的3870万吨上升到4100万吨,乳制品产量从2782万吨上升到3550万吨,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从48%上升到大于70%,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收入超50亿的大型企业集团数量从1家发展到3-5家,奶源自给率要大于70%。

  此外,规划还提出要提升婴幼儿配方乳粉竞争力,加大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监管力度,实施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制度。鼓励研发适合中国婴幼儿的产品,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品牌。

  针对养殖环节,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整个中国奶业向现代化奶业的转型。“转型的核心从产业组织模式上来说,一定要做到推动家庭牧场建设,和推动奶业合作社模式建设。从规模方向来看,坚持以适度规模化为主。”宋亮表示,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方向是,实现上游养殖和下游企业之间,能够实现平等、利益共享、风险分担的合作模式。

来源(中国乳制品网) 作者(佚名)

中国干酪素(www.chinacasein.com.c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