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乳业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,大的乳品企业利润下降,小的乳品企业已经出现亏损。去年的安徽阜阳毒奶粉事件,又造成乳品企业的诚信危机。面对这种局面,乳品企业不得不考虑开发新的品种,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。
我国乳品业最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,尤其是在大城市,各种乳制品琳琅满目:巴氏灭菌妈、常温奶、酸妈、奶粉、含乳饮料,各种品牌,各种包装,应有尽有,消费者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。
然而,乳品市场也存在不少问题:我国的成年人中大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存在乳糖不耐症,不能饮有液态奶。乳品中的同质化竞争也愈演愈烈。据报道,上海、北京等几个大城市,2004年的液态奶消费量并没有多少提升。由于产品大致相同,乳品厂家为了保持所占有的市场份额,竞相降价。面对这种局面,开发新的乳制品将是打破僵局的一条途径。从国际国内市场分析,奶酪将是乳品发展的一个趋势。
奶酪消费增长将是必然趋势
我国台湾地区近几年乳业一直不景气,平均每年下降3个百分点,但是奶酪却是增长的热点,前几年平均增长10%,去年增长33%。
日本、韩国的饮食习惯和我国相近,奶酪同样不是他们的传统食品。日本受西方的饮食习惯影响比较早,大约在上世纪60—70年代就开始发展自己的奶酪制品。如今日本全年的奶酪消量在25万吨左右,人均消费两公斤。
韩国起步比较晚一些,1993年大约只有1万多吨,与我国现在的消费差不多。而到了2003年,消费量已达5万多吨,10年间就增长了5倍多。
根据市场营销理论,一个地区的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时,这个地区的经济会有大的增长和改变。日本、韩国和我国台湾的奶酪消费增长,正符合这个理论。我国的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地的人均收入已经基本上达到了这个水平,奶酪消费的增长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。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:从海关得到的数据显示,2002—2003年,奶酪的进口量增长了82%,2003—2004年增长了56%。
奶酪是极富营养的乳制品
奶酪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,它是多种牛奶营养成分的浓缩精华。牛奶中大部分蛋白质、矿物质、脂肪和溶于脂肪的维生素都在奶酪中保留了下来。其含钙量是牛奶的6—7倍,蛋白质是牛奶的8倍,奶酪中的脂肪其实也是人体所心需的,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A、D、E和K的必要载体。
奶酪在其生产加工过程中,经过发酵、蛋白质降解、乳清和乳糖去除等多道工序,使人体对于它的营养成分得到最大的吸收。特别是奶酪的低乳糖含量非常低,甚至为零,非常适合乳糖不耐症的人群。这对于我国半数以上有乳糖不耐症的成年人无疑是一个福音。同时奶酪也克服了酸奶的短保质期、运输不易的弱点。
上篇:
下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