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0*90px

670*90px
960*182px

乳制品在国人餐桌上的兴衰沉浮

来源:澎湃新闻 | 作者:澎湃新闻 | 2019年4月2日() |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

太湖素菜羹

当真是莼羹的滋味更好么,恐怕也不见得。其实因为饮食习惯有异,当时的南方人还吃不惯乳酪。永嘉南渡以后,南渡士族领袖王导请江东士族首领陆玩吃饭,端出了名贵的奶酪。谁知吃了奶酪回家之后,陆完的身体居然出了问题,结果只能写信给王导自嘲,“仆虽吴人,几为伧鬼。”这个故事其实还有下文。到了南北朝时期,一方面,北魏贾思勰的《齐民要术》有《作酪法》、《作干酪法》、《作马酪酵法》等专篇,介绍了乳酪的制作和加工技术,这是现存最早的关于乳品制作方法的汉字记载;其中特别提到制酪时掌握温度的重要:“温小暖于人体为宜,适热卧则酪醋,伤冷则难成”。另一方面,南梁的沈约是吴兴武康(今浙江湖州)人,他食用了别人赠送的“北酥”之后并没有身体不适,还写了一封“谢司徒赐北酥启”,称赞这种食品“自非神力所引,莫或轻至”,算是代表当时的南方社会上层,给了乳制品一个正面评价。

到了隋唐时期,奶制品的消费在古代中原的上层社会可能达到了一个顶峰。隋代谢讽在《食经》里记载了许多食品名称,如“加乳腐”以及“添酥冷白寒具”等,用到“乳”、“酥”等字,说明乳品是制作馔肴的重要原料。唐代韦巨源著名的《烧尾食单》也有不少馔肴的原料是乳品,如“乳酿鱼”、“单笼金乳酥”等。彼时食用乳制品的风气也留存在了敦煌壁画上。莫高窟第9窟的挤奶图画面中,一个妇女站在牛旁,另一妇女蹲着挤奶。第23窟的制酥图中,两人在过滤奶子,旁边另一人在一个容器中搅动,以使水和奶酪分离,后世将此称作“打酥油”。

“单笼金乳酥”

从淡出到普及

饶是如此,倒也很难说乳制品已经就此在中土扎根,毕竟“唐人大有胡气”(鲁迅语)。到了宋代,一方面,历史悠久的乳酪还在民间流传,还出现了新的吃法。比如人们喜欢把樱桃和乳酪搭配食用,就像陆游诗里所说的“槐柳成阴雨洗尘,樱桃乳酪并尝新”。但另一方面,宋人对大多数乳制品并不是十分感兴趣。当时,与其他北方民族一样,辽朝的契丹人常年“食肉饮酪”;结果开封朝廷派往辽朝的使节留下的文字记录又回复到了《悲愁歌》的风格,显得不习惯乳制品的口味。苏颂就觉得辽人饮食与宋朝大异,“酪浆膻肉夸希品”。被契丹人夸为稀品的“酪浆”,宋使却吃不下去,以至于没吃饱饭的苏颂向同事抱怨,“朝飧膻酪几分饱”……

继宋之后的元代是蒙古贵族建立的朝代。就像周德清在《中原音韵》里所说,“唯我圣朝,兴于北方”。乳制品因此在中原迎来了它的回光返照。明清之后,乳制品在中原餐桌上扮演的角色却越来越微不足道,最后几乎销声匿迹。

12345

上篇:

下篇:

来源(澎湃新闻) 作者(澎湃新闻) 阅读()
相关内容
    contact us电话:0931-2129298 2124602 2124606  传真:0931-2134318  地址: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南路225号(730000)
    100*100px
    Copyright @ 2013-  陇ICP备2021001777号 版权所有:中国干酪素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300102000097号